每每才起了個念頭,卻不小心陷入雞生蛋或蛋生雞的迴圈裡頭
搞不清楚是事件影響了情緒 還是情緒影響了事件
話雖如此 卻覺得還是幫自己記錄一下好了
既然要做得有條有理,那就以時序的條列方法來釐清好了
1.廢材還是有對人格的自我期許
成為一個批判性不強,對於自己不認同的立場保持開放性的心態及起碼的尊重,我認為這是一個我想要成為一個更溫柔的人能具備的特質,我會這麼說並不代表我是個缺乏自己想法並且立場模糊的人,相反的我與生俱來中的不服輸以及故作堅強的那部分,以至於在與人的關係了經歷太多的磕磕碰碰,運氣好的時候遇到貴人看得懂我,運氣不好時不僅達不成良好的溝通還弄得雙方心裡滿是疙瘩。
2.同溫層可載舟亦可覆舟
活到這把年紀了,看過交涉過的人很快就會知道對方是否為同道中人,能留在身邊的老朋友已經到了不需要想著下個話題要講什麼,說什麼也不需要解釋太多就會懂的狀態,也有我覺得好笑的事沒道理你會覺得不好笑的自信,但在這種培養皿產生的輕鬆感在面對外來的刺激,加上廢柴的溫柔人格不夠成熟時,會反射性的形成抗拒,負面情緒退去之後迎面而來的是一股強烈的自責感襲來。
3.灰色地帶來了
我近年來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有提過,「事實上,我們真的很難完全討厭一個人」,意思是我們就算平常把某個很討厭的傢伙掛在嘴邊酸,但理性面而言其實那個人還是有好的地方(這裡指的是現實世界中有交流過的人,而非沒有任何接觸的公眾人物),通常這種人應對方式倒不難,比較難的是喜歡跟沒這麼喜歡(還不是討厭喔)的部份五五波的人。
綜合上面三點
我最近就遇到了這麼一個人,然後應對的一點也不溫柔之後,開始產生愧疚情緒.......
但.....大概也只能在這邊闡述我的心情了,我感到很抱歉,一直以來想維持著讓自己更好的樣子又不小心走了回頭路,為我在事情還沒完全搞清楚的情況下表現得刻薄的樣子真的深深懺悔,因為這一直不是我樂見的事,但我不會忘記這個警示,要我不要再自以為是了!
我近年來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有提過,「事實上,我們真的很難完全討厭一個人」,意思是我們就算平常把某個很討厭的傢伙掛在嘴邊酸,但理性面而言其實那個人還是有好的地方(這裡指的是現實世界中有交流過的人,而非沒有任何接觸的公眾人物),通常這種人應對方式倒不難,比較難的是喜歡跟沒這麼喜歡(還不是討厭喔)的部份五五波的人。
綜合上面三點
我最近就遇到了這麼一個人,然後應對的一點也不溫柔之後,開始產生愧疚情緒.......
但.....大概也只能在這邊闡述我的心情了,我感到很抱歉,一直以來想維持著讓自己更好的樣子又不小心走了回頭路,為我在事情還沒完全搞清楚的情況下表現得刻薄的樣子真的深深懺悔,因為這一直不是我樂見的事,但我不會忘記這個警示,要我不要再自以為是了!
某人曾經問我
對於那些信念不同的人你不會覺得有相處上的衝突嗎?
我說不會,但其實我沒有解釋的是並不會覺得完全不衝突,若將這些立場具化成一張有各種選項的問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難道就是把相近答案的人放在同一個區塊而已那麼簡單嗎?
況且,對我而言,人一生中所遇到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被對方的思想感染,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某一些新的思想確實進入心底生根,舊的想法隨之漸漸凋零,或是新的與舊的想法相互糾纏成另一種意識形態!
最後我腦經急轉彎裡的那個憂憂說:為何我要逼我自己在情緒勞動上當個郭台銘,因為我此生已無法在功名利祿上成為郭董啦,只好用我的情緒勞動來成就(屁),其實就是個性使然不為什麼,而且有很多(我個人認為)值得的事情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但也正因為是自己的意願所以過程中的遭難也只能在自己園地吐吐苦水!
對於那些信念不同的人你不會覺得有相處上的衝突嗎?
我說不會,但其實我沒有解釋的是並不會覺得完全不衝突,若將這些立場具化成一張有各種選項的問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難道就是把相近答案的人放在同一個區塊而已那麼簡單嗎?
況且,對我而言,人一生中所遇到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被對方的思想感染,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某一些新的思想確實進入心底生根,舊的想法隨之漸漸凋零,或是新的與舊的想法相互糾纏成另一種意識形態!
最後我腦經急轉彎裡的那個憂憂說:為何我要逼我自己在情緒勞動上當個郭台銘,因為我此生已無法在功名利祿上成為郭董啦,只好用我的情緒勞動來成就(屁),其實就是個性使然不為什麼,而且有很多(我個人認為)值得的事情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但也正因為是自己的意願所以過程中的遭難也只能在自己園地吐吐苦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